2024-11-20 17:43:13 | 橘子网
![]()

探析艺术院校研究生选择:学术大拿与导演视角
对于那些怀揣电影梦想的研究生来说,择校不仅关乎学术实力,更是对大师足迹的追随。不妨从心仪的大拿学者和知名导演的学术背景、成就与影响来展开考虑,比如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的前任主任,他不仅曾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还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电影艺术与产业文化,著作丰硕,多次指导影视专业研究生,且在《当代电影》杂志担任主编。
学术界翘楚——影视教育与研究
如温太医和奇爱博士的化身,这位学者以电影史、大众文化为核心,主编多部学术书籍,亲自授课电影剧本创作,主编电影卷和选集,曾获得多项国内外大奖。他的作品深入剖析电影艺术,引领学术潮流,同时还担任《当代电影》杂志主编,分享影视批评的深度见解。
导演领域的瑰宝
导演曹保平,凭借作品如《绝对情感》和《光荣的愤怒》等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嘉奖,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金鸡奖提名的荣耀,无疑是他的闪亮名片。2015年的《烈日灼心》更是为他赢得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殊荣,他的导演才华可见一斑。他不仅在剧本创作上独树一帜,还主讲电影剧作课程,执导的《涉过愤怒的海》更是备受好评。
陈凯歌导演的艺术传奇
作为华语电影的领军人物,陈凯歌导演的成就令人瞩目。他的作品如《搜索》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经历,体现了他在国际影坛的地位。他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生涯,以及对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的贡献,都为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和学习机会。
实践与创作的融合
除了理论研究,曹保平和陈凯歌的导演实践同样值得借鉴。他们的电影作品,从《唐砖》到《甄嬛传》,不仅展示了影视产业的魅力,也是他们教学实践的生动教材。他们的指导作品,无论在剧情设计还是视觉艺术上,都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总的来说,选择艺术院校研究生时,除了看学校的学术实力,关注学术大拿和知名导演的教学生涯、作品影响力以及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深度研究,无疑能为你的考研之路增添更多动力。他们不仅代表着学术的高峰,也是你未来艺术探索的灯塔。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你当年是怎么选上的你的专业?的相关内容。
说来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我当年是“压线”上的大学,报考学校和专业都是按“最低最冷”标准选择的。
那个时侯,高校招生的规模还没有扩大,除个别成绩优异的应届生能够当年考取外,一般学生往往要经过两至三年复读才能勉强考上。我就属于那种一般的学生,应届那年距离分数线差了52分。复读一年后,第二次高
考,距离分数线差了18分。再复读一年后,第三次高考,压线!
当时的心情,可谓喜中有忧。喜得是,多年修炼,终成正果,考上了;忧的是,考分太低,可供选择的志愿学校太少,专业太有限!
那些年,师范院校是不太受欢迎的一类院校,如果不是分数特别低,一般不会去选择师范学校就读。可我的分数就是那么低,报别的院校,录取的可能性不大,一但录取不了,又要复读……复读,再复读,我就成“老了苗”了呀!为保险起见,我无奈地在第一志愿栏内填写了本地的一所师范院校。
因为是师范院校,可供选择的专业,无非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等。因为外语专业、中文专业好像显得高大上一点,所以我在专业志愿栏第一栏填上了外语、第二栏填上了中文……
志愿填报之后,接下来是等待录取通知的过程。因为是最后一批录取,所以这一过程显得极为漫长。当时还有一个担心,就是压线的分数会不会录取不上。简直是如是如年!
通知书是那年的8月中旬接到的,录取学校没疑问,录取专业为中文专业。没有被录取到外语专业的原因是口语考试不过关。
拿着到手的通知书,我的内心难以平静,虽然录取学校录取专业说不上“理想”,但是,多年的“大学梦”毕竟变成现实啊!
这就是我上大学选专业的全过程。尽管,这多么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心绪难平:当年考学实在太艰难了,能考上就是万幸了,哪里还淡得上理想不理想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考规模的逐年扩大,现在的学生升学的机率已经高达90%以上,这是当年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啊。
现在,又到高考季,又到填报志愿时。高考成绩已经揭晓,高考生普遍面临着如何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问题。希望能够珍惜升学机会,并从个人实际出发,做出理性而明智的选择!
橘子网以上就是橘子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橘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www.tiejuzi.com2024-11-15 16:00:03
2024-09-14 11:21:21
2024-11-05 11:52:29
2024-10-22 06:15:01
2024-11-07 19:45:15
2025-03-21 11: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