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二本的税收专业有哪些大学 税收专业大学排名榜相关的问题,今天,橘子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税收专业大学排名榜
税收专业大学排行榜为中央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及西南财经大学。
1、中央财经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橘子网
坚守立德树人财经报国的使命担当,建立起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6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2、吉林财经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简称吉林财大(JUFE),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建设的学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A类高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高校。
学校起步于1946年7月东北银行总行举办的银行干部训练班,经历了东北银行干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吉林财贸学院、吉林省财贸学校等几个历史时期,1978年5月恢复吉林财贸学院,1992年5月更名为长春税务学院。
3、西南财经大学
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1938年,因抗战内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52-1953年,先后汇聚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成四川财经学院,是建国之初全国高等院校分区布局的四所财经高校之一。
1960年后历经分设、合并、更名等,于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金融行业背景和出色的金融学科优势。
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以上属于来源于新高考网。

二本有哪些好专业?
你弄错了只有大学才有一本 二本 三本 专科之分 专业就没有一本 二本之分了的。同样一个专业比如机械专业一本 二本三本 专科里面都有的。
因高校扩招、金融危机等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考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填志愿时不得不考虑4年后的就业。
哪些专业最容易就业
根据独立调查公司麦可思公司的调查,2009年地矿、测绘、海洋工程、矿业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60%,属于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就佛山本地而言,外贸物流人才、陶瓷营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都非常缺乏。
外语类人才也一直是抢手货。
英语六级以上的学生找工作比其他同学要容易得多,那些外贸型企业更是对英语专业八级的高手求贤若渴。
西班牙语、
德语、
日语、韩语等小语种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好。
用人单位喜欢复合型人才,本科学理工的文科硕士毕业生很吃香,像
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都有很多用人单位抢着要。
近年来新兴的一些专业,如同声传译、3G工程师、网络媒体人才、系统集成工程师,虽需求量不是很大,但由于人才缺口大,也较易找到工作。
哪些专业人才已饱和
最近几年来,在人才市场最难找工作的都是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管理、
行政管理等都出现人才严重饱和。对这类人才,用人单位看重工作经验,很少在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管理人员。
另一个严重饱和的专业是营销类专业。表面上看,每天人才市场对营销人员的需求量总是排前几位,但事实上,单纯的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很难找到工作。究其原因,依然是用人单位对营销策划人员强调有工作经验,对一线营销人员又要求有相关专业背景,比如医药企业大多要求是医学或
药学专业毕业生,而一些汽车生产或经销企业看重求职者是否有工科学历背景。
一些前几年热门的专业,由于许多学校一窝蜂而上,造成供大于求,例如法学、计算机、金融、财政学、经济学、新闻、
会计、旅游专业等。
未来各专业市场需求展望
(一)医药专业
目前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总体上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界的贸易、经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会增加。社会对医科类毕业生的需求也很大。其中,
临床医学类人才依然走俏;
基础医学类与
护理学类专业就业不太理想;
法医学的社会需求量有限;
预防医学、
口腔医学从理论上讲很有前途,但从近几年就业状况看却十分困难。
(二)地矿专业
地矿行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已走出低谷,并处于逐步好转的攀升阶段。但从总体上讲,地质类、矿业类社会需求量较小,需广开就业渠道。
(三)水利专业
水利专业毕业生就业目前不大理想,各专业冷热不均。但水利事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好,随着三峡工程等一批大的
水利工程上马,水利及其相关的一些专业需求量明显增加。由于水利与电力、环保等部门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也有很多人到系统外就业。
(四)能源、交通专业
在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能源、交通行业占了很大比例,各大煤矿、油田、气田需要大量人才,这是吸纳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五)建筑专业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补充。近年来建筑类、土建类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一直名列前几位,尤其是
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受欢迎。
(六)外语专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今后几年这类人才也会保持较高的需求量。非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
俄语、德语、
法语、西班牙语、
意大利语。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如东欧和亚非的一些小语种,除韩(朝)语、
阿拉伯语基本持平外,其他语种就业都较为困难。
(七)电子信息类专业
计算机、微电子、通信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10年内将持续走俏。特别是在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移动通信、电子消费品生产方面,以及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网络通信、网络保密研究、可视电话、图像传输、军事通信等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但是该专业对人才需求层次较高,专科生的就业压力较大。
(八)农林类专业
这几年,农林类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不高。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目前需求较多的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
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
园林、
林产化工等专业;需求量较小的有
农学、桑学、
茶学、植物等。
(九)应用文科类专业
目前应用文科类各专业就业形势基本上较好,人才市场的信息表明,新闻、出版、广告、
文秘、公关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就业领域宽广,社会需求量很大,并且急需大批创新复合型人才。
(十)外贸专业
这些年,外贸专业已远不如前几年热门。但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随着专业结构的调整,招生规模的控制,外贸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是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消除的。
(十一)政法类专业
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有较大的增加。法学、经济法、
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的人才社会需求量将加大,而法学管理、
犯罪学的社会需求量较小。
(十二)机械专业
由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的规模,大部分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仍属“热销”人才,预测今后该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从行业发展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要专业前景仍然看好,并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
(十三)一般财经专业
这两年社会需求相对较大的是
资产评估、
物流管理、财政税收等专业人才;需求较少的是会计、
保险专业、经济学、财政学、
统计学、价格学、国民经济计划等。与传统银行业务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银行业的蓬勃发展,未来十年是中国投资银行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大批专门金融投资人才。从学历层次看,除传统金融业务的一些基层单位外,专科生将基本上没什么市场;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所占份额将会逐步缩小;硕士、博士生和MBA(工商管理硕士)将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人才需求将逐步向“高、精、尖”倾斜。
(十四)师范专业
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教育学、
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
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
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当然,这种需求形势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中表现不同,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太理想。
(十五)计算机网络
未来网络人才将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最赚钱的是
软件工程师、
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需求量较大。

江西财经大学有
工商管理
、
商务英语、财会等二本文科专业。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
城市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
通信工程学院(
用友
软件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国防教育部)、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16个教学学院,MBA学院、国际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
折叠师资力量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2208人,其中专任教师1567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58人,副教授482人,博士生导师69人、硕士生导师322人;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人为全国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2人为全国模范教师,8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3人为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3人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75人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5人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13人为江西省百千万第一、二层次人才;教师中有博士500人,硕士553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梓坤、何祚庥,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京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
中国人民大学
原校长纪宝成,
南京大学
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江西财经大学顾问;国内外33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学校客座教授。
折叠学科专业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共5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统计学共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
本科专业
;1998年获批江西省首家MBA办学权,2009年获批江西省首家EMBA办学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3个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7个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3个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
以上就是橘子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橘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
www.tiejuzi.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