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

2024-05-18 19:12:25 | 橘子网

今天橘子网小编整理了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

打开招生计划,我们会看到“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类”……“一年后分流”等等,这就是传说中的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是以同一学科和相近学科专业通识教育为基础,按照专业类进行招生的形式,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国“211工程”院校中大部分已实行按大类招生的模式。
01、什么是“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是在本科教育中,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工作及培养工作。按大类招生方式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大部分院校先期不分专业,按大类统一教学培养,进行通识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和专业基础教育,经过1—2年(部分院校是一个学期)的基础培养,采用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意向和兴趣爱好选择大类专业中包含的专业方向继续学习;学校依据学生前期学习成绩,综合考虑专业容纳情况,在师资等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这种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学生的办法,打破了按专业招生的传统模式,不少高校纷纷采取或正在采取此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除了以“类”命名之外,在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中,有些以XX学院、XX班进行招生的,也是大类培养的一种。比如厦门大学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包含了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人类学4个专业(类)。
02、大类招生与专业招生的区别
1.专业名称
与专业招生相比,按类招生的专业类名称没有专业名称划分得详细,一般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
2.招生计划
对于按类招生的学院,学校招生计划数不再按专业划分,而是下达到按当年计划招生的专业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需填报相应的大类,不需要选择确定自己就读的具体专业。
3.培养模式
不同的高校在按类招生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专业布局、院系建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毕业派遣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也不尽相同。即便是统一高校内,不同类别的培养模式、分流时间等也会有所区别。
4.培养过程
在培养期间,同一专业类招生录取的考生第一或前两个学年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进行本专业类的通识课程学习。之后,学生会结合个人的爱好、特长,考虑自身的条件、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及就业状况,积极接受导师的指导,再根据学生志愿和学校有关规定,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而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
03、选择大类招生需要注意啥?
大类名称相同,包含专业有可能不同。
一些高校,在招生计划中采用相同的大类名称招生,其中包含的专业、具体的专业分流方式因高校不同,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类,包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三个专业;南京大学的经济学类,则包含的是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金融工程财政学六个专业;武汉大学的经济学类,包含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和保险学四个专业。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看清目标院校的某些大类所包含的专业中是否有自己的意向专业。
二次分流选专业要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由于大类招生是将几个专业合并在一起招生,进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教育后,学生会再次面临专业选择。许多考生想当然地认为再次选择时会以个人意愿为准,但实际上二次分流并非如此简单。
一般来说,即在专业分流的前半年时,学校会对专业近几年的就业信息及拥有的教学资源等进行分析,再对学生专业分流意向、各专业未来几年的就业状况等进行预测。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学院、老师以及学生本人的多方资源整合,使学生在专业分流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专业。
大类与按专业招生,各有特点,各有所长。
按大类招生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且为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的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选择专业又“一选定终生”的矛盾,使考生能够先进入大学学习基础课程和学科技能,后根据专业兴趣、个人特长等选择合适的专业,再进行专业知识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
但是对于考生来说,按专业招生也有其优越性。从一开始进入大学便确定专业,学校能够更早对进入该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具体专业素养的培育,接触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甚至跟随导师进行科研方面的学习。按类招生和按专业招生各有其优势,需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才能评价其适应性,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去思考。
即便按专业招生,目前很多学校也采取按类培养的方式进行,甚至几个相近专业类第一年公共基础课程全部打通,第二年的学科基础课打通,是一种相对宽基础、广适应面的培养模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无论是专业招生还是大类招生,考生在大学完成学业后都将以具体的专业毕业。考生现在也不必太纠结是类还是专业,在报考之前考虑清楚今后自己发展的兴趣大方向所在才是当务之急。
关注微信:youzy_cn 优志愿每天都会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橘子网

大类招生是什么意思

大类招生是什么意思?我为您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

大类招生的意思

大类招生的全称应该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

大类招生的具体含义

按大类招生是高校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教学改革,并不是相近专业的简单归并,而是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学校进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大类招生政策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所谓厚基础,就是强化做人(人格素质)的基础和强化做事(职业能力)的基础。所谓宽口径,就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地方、行业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突破单一学科式设置模式,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专门化)施教,设置柔性专业方向。

大类招生政策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下,建立“全校通修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开放选修课程”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引入第二课堂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并且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的要求,新政策进行了管理制度的创新,实施了开放选课制度,导师制度,专业分流制度,专业流转制度等。从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特色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学分制,以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多元化实践教学育人体体系、学分制运行管理机制来贯彻落实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

实行大类招生的好处是什么?

大类招生的目的就是希望考生在充分了解自己兴趣爱好和学科特长的基础上“选我所爱,爱我所选”,这两年又出现了新的大类招生,就是跨院系归类。以往的大类专业,一般都是同一院系下的专业归类,进行招生。新的大类招生,就是要打破院系之间的壁垒,跨院系进行专业归类,进行招生。

比如清华大学在2017年的本科招生中,就打破了院系和专业的壁垒,将所有的本科专业进行了归类,分为数理类、化生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人文与社会类等16个专业大类进行招生,给予考生一年的时间,去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大二时期再具体分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

2022按大类招生是什么意思 怎么分专业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2按大类招生是什么意思 怎么分专业的相关内容。

按大类招生是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先统一学习基础课,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最终确定所学专业。

什么是大类招生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来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来说的。

高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

如在某校招生专业中,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统一以“植物生产类”招生,考生若想选择其中某一个专业,填报时只需填上“植物生产类”即可。

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两年(有的是一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学校要求、自己的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

2022大类专业怎么分专业

“大类招生”是近些年各大高校实行的一种新型招生模式,简单的说就是高考时按照学科大类招生,进大学后上完一两年基础课后确定具体专业方向。

虽然大类招生暂时推迟了专业选择时间,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降低要求。相反如果想要报考理想的专业,学生需要先跨进大类这扇“大门”,方能有机会进入专业这扇“小门”。

原本部分专业的名称就比较容易混淆,当隐藏在这些大类专业中时更容易被忽视,所以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各个大类招生的细分专业。

以上就是橘子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www.tiejuz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相关推荐
高考志愿特殊类型招生怎么填报
高考志愿特殊类型招生怎么填报

高考志愿特殊类型招生怎么填报特殊类型招生对象,一般指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含农村学生单独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员等。报考高校自主选拔、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须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和我省“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集中公示。符合相关高校招生录取条件的考生,须填报相关特殊类型招生高校志愿。省招考办根据入选资格考生高考成绩总分、试点高校给予的优惠分值和试点高校模拟投档线

2024-05-17 23:45:53
高考填报扩招志愿是什么意思
高考填报扩招志愿是什么意思

2023高考有哪几所学校扩招了2023年大学扩招人数如下:1、南方科技大学:据深圳特区报消息,3月11日,南方科技大学在广州举行2023年广东招生说明会,会上记者获悉:2023年南科大计划面向全国24个省份招收本科生约1300人,均为理科生。2、南京大学:南京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规模将增至3930人,招生总计划继续增加。3、北京化工大学:学校2023年招生计划

2024-05-30 13:31:00
艺术类高考填报志愿不实行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艺术类高考填报志愿不实行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艺术类高考填报志愿不实行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即艺术类(含美术类)考生在提前批次录取,仍然实行只有两个顺序志愿可以选择。艺考生的录取原则与普通类考生大不相同。艺术类考生对文化课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但是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艺术专业考试,最终的录取规则是艺术专业考试与文化课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有的高校实行艺考过线考生按照文化课成绩排队录取,有的高校实行文化课过线考生按照艺考成绩排队录取,还有

2025-01-04 03:13:25
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平行志愿是什么?
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平行志愿是什么?

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平行志愿是什么?2017年高考还有不到两月的时间,各高校的招生章程月底即将公布。想走进自己理想的大学,“七分靠分数,三分靠志愿”。填报志愿首先就需要了解今年高考的最新数据,以及关于平行志愿、征集志愿、退档等填报志愿的常识。但是,仍有很多考生和家长搞不懂什么是平行志愿,该如何填报平行志愿?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投

2024-07-30 12:14:41
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2017年高考还有不到两月的时间,各高校的招生章程月底即将公布。想走进自己理想的大学,“七分靠分数,三分靠志愿”。填报志愿首先就需要了解今年高考的最新数据,以及关于平行志愿、征集志愿、退档等填报志愿的常识。但是,仍有很多考生和家长搞不懂什么是平行志愿,该如何填报平行志愿?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投档

2024-08-08 08:01:57
高考填报志愿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高考填报志愿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高考填报志愿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高考填报志愿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下面是整理的关于解读填报高考志愿中的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的详细内容,欢迎阅读参考!1、什么是“平行院校志愿”?普通类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3个平行院校志愿,在专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5个平行院校志愿。各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另外,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

2024-08-08 12:45:12
山西招生考试二本C类什么时候填报志愿
山西招生考试二本C类什么时候填报志愿

2019山西招生考试二本C类什么时候填报志愿2019年山西本科第二批C类院校志愿填报时间是8月4日8:00-8月5日18:00。根据2019年山西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安排,考生填报志愿工作分五个阶段,每阶段的时间安排如下:第一段:6月26日8:00-6月27日18:00。填报提前艺术、体育本科,提前本科一批,提前本科二批,面向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第一批本科,面向贫困地区招生

2024-09-16 06:00:34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如下:大部分省份的大部分批次的高考志愿都是实行平行志愿,只有一小部分省份和批次的高考志愿实行顺序志愿。平行志愿填报后,高校虽是平行录取,但同样是有顺序的,会按照考生自己填报的顺序依次进行检索;若第一所院校录取不上,后面几所院校有可能都录取不上,成为无效志愿。顺序志愿,第一志愿非常重要,高校可以看到学生把自己学校放到哪个位置了;平行志愿,

2024-08-04 0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