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27 00:32:43 | 橘子网
统招的话是对于全省的学生来讲的,学生们都有机会报考,过了分数线就可以录取,而分配生的话貌似只有本县,或者本市区的学生有报考条件。
录取的话,由高中分配给市区或县城各个初中名额,以分数为依据,从高往低依次录取,没有固定的分数线,取决于录取学生最后一名的分数。这样就会导致分配分数线比较低。
“每个热点高中的名额分配总数,按照该校统招生计划的70%来进行分配,分配到各个学校则是根据该校具有定向生资格的考生数按比例分配。”市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热点高中学校统招计划的录取工作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在全市范围内,按考生的志愿和中考成绩,择优录取统招计划的30%;第二步,录取定向计划部分。”该工作人员介绍,热点高中学校统招计划30%的录取线最多下降20分,按志愿择优录取定向分配计划,录取分配计划时,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录满为止。
非在籍生、借读生(借入、借出)、公办初中的择校生以及2015年7月1日后转入的学生都不享受该初中学校定向计划降分录取政策。第三步,对于没有完成的定向分配计划,由市教育考试院收回名额,再根据考生志愿和中考成绩,在全市范围内择优录取。
“如果遇到同分的情况,则录取语、数、外、物、化、政、史总分高的;如果总分相同,则录取语、数、外三门总分高的。
择校生和统招生最直接的区别是:统招生是在公助线上直接录取不用交钱的。择校生就是择校交钱的。
统招生:
1、就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当年实际招生名额。这里包括了指标生名额,还有学校自主招生的名额。超过高中统招录取分数线被录取的考生。(竞争对象为全市学生)
2、通过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等正规化考试并被录取,毕业后由教育部颁发认证文凭的考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择校生:
1、考生达不到学校规定的底分指标,或者在该学校的招生范围之外的学生,他根据自己的希望,非要在某只学校就读的,这就是择校生。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在指定学区就读的即为择校生。
2、是对学校招生计划的补充,学校的录取方式是以志愿为顺序,以分数为依据,择优录取,招满为止。此外,有些考生和家长希望进入理想的学校,即使低于最低录取分数线也强烈要求进学校学习,对这种情况,学校也会考虑他们的需求,这部分学生也叫择校生。
例如:某某初中先排名20名到638分,那么这20名考生就是以指标生的身份录取的,可能有的初中620分,有的640。然后再统招,这样在将全市全部未录取的考生分数排名,最后录取到632分,也就是对外公布的分数,而各个初中的指标生分数是不公开的。或者说有的学校指标生分数比632少,那么就只有指标生了。
例如:A同学小学没有上对应学区的小学,B同学小学在对应学区内上学,但是初中没有在直升的初中上学,那么,A同学和B同学都是择校生身份,择校生身份在中考之前都无法改变。
扩展资料
2003年,国家提出: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要严格执行“三限”(即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政策。
“三限”政策的要求是:“择校生”招生比例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最高收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要将“择校生”纳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统一向社会公示招生比例、招生人数和收费标准,统一按分数择优录取,统一办理入学手续。严禁学校擅自扩大“择校生”招生比例、降低录取分数线、提高收费标准或在限定金额外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在确保原有招生计划不减少并有所增加的基础上,允许有条件的公办高中按照“三限”规定招收部分择校生。择校生比例原则上不超过高中实际招生总人数(以学校为计量单位)的30%。择校生的最高收费标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核定后,报省政府审批。
择校生录取分数线按从严掌握的原则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省教育厅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各方面监督。严禁招生学校擅自扩大择校生比例、降低录取分数线、提高收费标准或在限定收费金额外收取其他费用。 橘子网
2006年初,国家提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总数的30%,比例低于此标准的不准再提高,并力争逐年有所降低;要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公办高中择校生比例过大的问题。
择校生可分两类:一是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近年来的原则为相对就近,按照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学区就学。不在指定学区就学,自行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即为择校生。按照现在的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中考时一律不享受指标生和推荐生待遇;
二是高中阶段择校生。就是那些在中考的时候没有到达普高学校统招分数线但是达到择校分数线,占用择校计划被录取的需要交1.5万或1.8万择校费的考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择校生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玄武外国语录取线多少分?的相关内容。
一、科技特长生、学科特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