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咨询小编,北京服装学院有几个校区,今年新生会被分配到哪个校区?哪个校区好?等相关问题,下面小编统一回复一下考生们的问题。
北京服装学院现在有2个校区,分别为北京服装学院昌平区、朝阳校区。橘子网
北京服装学院校区地址及简介
1、北京服装学院朝阳区
地址: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2号
2、北京服装学院昌平校区
北京服装学院北校区在原廊坊校区的基础上,于2008年迁至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南。经过精心设计和紧张的改扩建,当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并迎来第一批学生,成为全校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基地。
地址:芍药居甲1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750人,其中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十佳设计师在内的专任教师531人,教授72人,副教授176人。积极邀请行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学者专家担任兼职导师:其中,聘请蒋士成、俞建勇、王中林等院士8名;聘请范金土、常沙娜、王受之、王亚蓉等知名学者25人,聘请毛继鸿、陈野槐等知名企业家25人;聘请李春珂、文乾刚等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人。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造型艺术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教学部
艺术设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商学院继续
教育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部外语系国际学院计算机信息中心-
北京服装学院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所以服装命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8600余人,其中,本科生59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50余人,留学生3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1600余人。有28个本科专业,4个双学位专业点。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59年公立综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以上北京服装学院有几个校区及校区地址有高三网收集整理,更多关于北京服装学院招生信息请查看高三网招生频道。

北京服装学院宿舍条件内部图片,北京服装学院宿舍条件环境怎么样
北京服装学院宿舍条件内部图片,北京服装学院宿舍条件环境怎么样 北服的校区在北七家,要住在北七家的,不过北七家的环境很好,大二时部分专业才能回校本部,本部的宿舍很挤的。总体来说6人一间,一间三张上下床,6个柜子,一个大桌子,3个凳子,15平方米左右。
女生宿舍有两个楼,西楼和公主楼。西楼宿舍四张床,上下铺,共八个床位,一个宿舍住7个人,很挤,厕所非常不干净,宿舍里有蟑螂;公主楼虽然是新盖的,但是更挤。总而言之,环境非常差。在外面租房要看位置和大小了
你好,我比你早一届,大一就是在北服北校区的。 我是女生 所以讲的是 女生宿舍 ( 女生宿舍 离水房啊食堂啊浴室啊都比男生近),总的来说宿舍还是对的起650/年的住宿费的,六人一间,不过大多宿舍都是5人左右,地方不算小(跟本部宿舍比起来要大),每人有一个柜子竖长的,桌椅一套。宿舍有电扇,总之不是那种公寓待遇,不过住着还是蛮舒服的。建议你报到那天早点去,挑个好位置的 床铺 和柜子,家要是在北京的话就早上去报到办入住然后回家休息一天晚上再拿行李回宿舍,因为在那杵一天没什么事干,当年我就是这样的。
北京服装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学校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建立了“
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现代服装教学体系。现有在校生8000余人,在校职员工700余人,设有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造型艺术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计算机信息中心,以及研究生部、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有28个本科专业,4个双学位专业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已招博士生)。有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有5个市级科研机构,以及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之一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和中关村科学城第四批建设项目——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形成了以本科为主的多层次办学格局。以“质量工程”为契机,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市级精品课程5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承担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服装工业制板》等特色教材被国内其它院校同类专业广泛选用。
学校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圆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制服、火炬接力服装、中国运动员领奖服、颁奖礼仪服之“青花瓷”系列、残奥会入场服等设计,以及“神七”、“神九”、“神十”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队和志愿者的服装设计,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深圳大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以及北京市中小学校服、两代学位服等设计研发工作。2012年,与国内三所一流艺术院校共同组建并培育“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中心”,旨在探索并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推进民族艺术的传承。
近三年来,非艺术类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方案大赛银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特等奖、北京市
英语竞赛特等奖等各类奖项171项,艺术类学生获“红点奖”、“汉帛杯”等国际国内大赛奖项656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各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三年来,学生共获得各类竞赛奖项827项。建校50余年来,学校向社会共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许多已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领军人物。近年来学校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0%、95%以上。
北京服装学院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努力建设成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不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
www.tiejuzi.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